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面争取建设为现代化高等学校(大学)  2024-04-24  星期三

经世致用 · 开来继往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工商行政管理事务

2.专业代码:790204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1   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A

所属专业类

(代码)

B

对应行业

(代码)

C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D

主要技术领域举例

E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F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79

公共管理类

7902

商务服务业

72

(2-06-07-02)  

市场营销专业人员

(2-06-07-08)

管理咨询专业人员

(2-06-07-10   )

物业经营管理专业人员

(2-06-07-11)  

经纪与代理专业人员

(2-06-08-0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2-06-08-02)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员

基层管理岗位

营销类岗位

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

咨询服务类岗位

工商管理经济师

营销师

电子商务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二)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序号

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建议等级

1.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二级乙等以上

2.

计算机等级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一级

3

营销师

人社部

初级

4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社部

初级

5

工商管理经济师

人社部

初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商务服务行业的工商行政管理与服务职业群(或技术领域),能够从事工商代理业务、市场监督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金融服务、社区服务、咨询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Q1: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Q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

Q3:养成良好的法制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依法办事,待人友善。

Q4: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

Q5: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人格健全,乐观向上。

Q6: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俭意识、廉洁意识,珍爱生命,尊重自然。

Q7: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2.知识

K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有关知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具备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

K2: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K3:具备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K4:具备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以及职场英语的应用基本能力。

K5: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

K6: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具备健康人格和较强的体能素质。

K7: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

3.能力

A1:掌握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A2:掌握工商事务代理的业务流程,能熟练完成工商事务代理工作。

A3:掌握市场监督的工作流程,熟练地进行市场监督。

A4:能够按要求熟练完成调查研究和信息搜集工作。

A5:熟悉公共事务处理的具体运作程序、方法,能独立完成公共事务工作。

A6:能够按业务流程完成社区服务工作,能参与公共事件的调查处理。

A7:掌握谈判协商技能,能参与谈判协商工作,并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A8:能够协助领导完成各种社区公共事务活动。

A9:熟悉国家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分小计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1

公共基础必修课

15

67

语文、数学、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公共艺术、历史、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2

公共基础限修课

2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

3

公共基础选修课

3

6

化妆形象设计,普通话,写字

4

专业基础课

3

24

办公自动化实务、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基础

5

专业核心课

6

44

推销实务、客户服务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商务沟通与谈判、市场营销基础

6

专业拓展课

3

8

Photoshop图像处理、社交与礼仪、公共事务管理

7

集体实践课程

4

35.5

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跟岗实习、毕业教育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素质目标】帮助中职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中职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相应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坚定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立场;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初步调查研究能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2.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专业实际设计自己的理论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形式。

2.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有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辩论赛、演讲、时事评论、故事会、小品制作和演出、经典读书会、红色旅游以及资料搜集和展示等等。

3.教学不仅要突出理论特色更要注重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建设社会,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4.除了课堂教学外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勤动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可以鼓励学生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多结合学生实际分配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意识。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高中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1.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

2.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3.挫折心理与情绪调节;

4.学生学习心理;

5.学生人际交往与恋爱心理;

6.学生网络心理与调试。

1.激发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  

2.以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提升职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体验教学,通过课堂当下的问题讨论、知识讲述、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及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促进自我心灵的成长。

3

哲学与人生

【素质目标】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能力目标】提高中职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4.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素质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自觉践行礼仪规范,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3.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4.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6.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7.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8.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9.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10.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1.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1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5

语文

【素质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语文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注重优秀文化的积累和熏陶,拓宽文化视野。

【能力目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现代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3.中华经典典籍导读;

4.中国古典诗文鉴赏;

5.中国近代诗文鉴赏;

6.中国现代诗文鉴赏;

7.语言表达交流;

8.应用写作训练。

1.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2.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内容的思想性,实施课程全过程育人;

3.运用视频、音频、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采取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

4.教学在多媒体教室,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等。

5.通过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6

数学

【素质目标】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习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着力于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能力目标】掌握学习职业技术所需要的数学技能,增进信息意识和计算能力。

1.集合、充要条件;

2.不等式、函数;

3.三角函数;

4.数列;

5.平面向量;

6.平面解析几何等;

7.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8.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9.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1.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

2.采取案例教学、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案例引入教学;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7

英语

【素质目标】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够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1.城市与国家;

2.文化习俗;

3.环境保护 ;

4.名人;

5.气候与天气;

6.假日与节日;

7.疾病与健康;

8.工作与就业;

9.社会交际;

10.科学技术;

11.人际关系;

12.个人信息;

13.名胜古迹等。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8

体育

健康

【素质目标】形成健康的行为 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 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田径;

2.体操;

3.球类;

4.武术;

5.气排球;

6.篮球;

7.羽毛球;

8.乒乓球;

9.体育保健。

1.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发现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主动体育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采用“研究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的方法组织教学。

9

信息技术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计算机基本应用;

2.Word文档制作;

3.Word长文档制作;

4.Excel表格处理;

5.Excel高级图表;

6.数据统计分析;

7.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8.Office联合办公;

9.信息检索;

10.简单图像处理。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实施全方位育人;

2.以任务驱动,情境式案例教学,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作品、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

10

公共艺术

【素质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

【能力目标】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1.音乐鉴赏与实践;

2.美术鉴赏与实践;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

3.遵循身心发展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4.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11

历史

【素质目标】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历史人文素养,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人类文明多元共生,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

【知识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与现象;了解历史时序,了解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

2.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4.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5.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6.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

7.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0.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迈进新世纪。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2.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话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12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素质目标】培养爱国、爱校、爱集体意识和热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坚强、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

【知识目标】了解学校及各学校的基本情况、熟悉校园环境,掌握职高学习和职高生活的基本规律;通过入学教育,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能力目标】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服从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和专业学习的认知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的能力。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1.纪律教育;

2.专业教育;

3.礼仪讲座;

4.国防讲座;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

6.国学讲座;

7.法律讲座;

8.心理讲座;

9.安全教育;

10.正步的行进与立定   步伐变换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1.队列、方队的展示练习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入学教育旨在引导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系部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新的学习环境,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学习方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形成与大学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为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军事训练旨在使学生在军事生活环境中经受锻炼,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通过对学生的严格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3

安全教育

【素质目标】中职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积极努力。

【知识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了解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1.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2.出行平安、交通安全;

3.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4.社会实践与求职安全;

5.心理安全;

6.文化安全;

7.高中学生危机事件应对;

8.网络安全;

9.学校稳定。

1.课堂教学可采用教师、同学联合讲课和教师归纳小结;多媒体、视频配合;分组讨论和辩论、学习心得展示等,要利用好每篇中的“案例导入”、“安全知识”等。引导同学们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统一起来,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案例要有代表性能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对学生遇到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自觉性。

14

劳动教育

【知识目标】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素质目标】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1.宣传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此外,通过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以及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或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的理念。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次,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学习内容的指标体系和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1.以普及劳动科学理论、基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清劳动道理为教育的着力点,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2.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切实体会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5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素质目标】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热爱劳动和生活的观念,体验自身的劳动技术能力、建立质量、效益、合作、安全、环保等现代技术意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知识目标】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

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能调查分析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获得从事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体脑结合,提高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

1.家政领域:烹饪、洗涤,家电的使

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

2.技术基础领域:继续学习劳动技术,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增进创造的愉悦。

3.职业引导学习领域:关注社会职业,学会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接触和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初步认识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1.与自我服务劳动相结合:要求学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

2.与学校服务劳动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大扫除劳动,让学生为美化校园、美化班级出力。如擦窗扫地、布置教室、植树浇花、冲洗厕所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

3.与家庭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做好父母的帮手,培养孝敬父母长辈的美德;

4.与社会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的义务劳动,如帮助军烈属、孤寡老人、清扫公共场所   ,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进行任何一种劳动都是无比光荣的;

5.与团员党员活动相结合:利用团员党员的创造活动、劳动主题会、参观访问等进行劳动教育,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幸福,从而受到教育。

 2.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5所示。

5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基础会计学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根据会计学科体系的特点,本学科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和从事会计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用会计符号和语言反映经济业务的能力,对企业披露的信息能予以理解和利用

深刻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实务技巧。涵盖会计概述、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企业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等方面

采用六步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2

管理学基础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企业与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现代企   业的类型、特性及组织方式;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 一些主要管理思想,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 些方法的使用;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整理资料、分析基本问题、解决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了解与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了解近代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编制方法,以及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

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案例、多媒体等教学方法。

3

办公自动化实务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熟悉各种文件格式并能按行业工作要求熟练进行排版,掌握对各种文档进行创建和管理的理论及技能。

【能力目标】能用WORD制作办公中各种类型文件并编排,会使用EXCEL制作表格,进行表格美化;会使用PPT制作并美化演示文稿,会制作母版,插入各类图示、图片、表格、图表、图形、音乐、视频、FLASH等各种对象。

1.轻松驾驭计算机;

2.提高打字技能;

3.活动组织安排;

4.报名情况统计;

5.比赛安排通知;

6.讲稿素材搜集;

7.演讲文稿制作;

8.比赛材料整理。

1.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制,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做,理论结合实际,既是课堂又是实训场。具体实施步骤按照“课程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案例分析讲解、任务布置、任务实施、检查评价”顺序进行;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3.教师必须重视实践,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版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2.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6所示。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市场营销基础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进行营销案例和营销活动分析,对市场具有敏感和观察能力,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专业具有认同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进行营销案例和营销活动分析,对市场具有敏感和观察能力,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专业具有认同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知识目标】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市场、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了解市场营销策略。能进行一般的市场调研与预测。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消费者市场与生产者市场分析、目标市场定位、4P组合策略等基本知识以及营销技能知识。

研究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所实施的以产品、分销、定价、促销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了解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理解市场调查的基本 知识;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掌握市场调查具体实   施的方法;了解回收问卷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对商圈进行市场分析的方法,能进行竞争对手情况分析

在讲授基本理论时,应结合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引进新案例、新实例并加以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在讲授基本方法时,应多讲解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边讲解边演示解题方法。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应尽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加大课堂信息量,引入新观点、新动态,将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参与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内理论精讲、案例讨论和课外理论知识的拓展学习,加强对理论知识认识与理解。

 

2

推销实务

【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课学习和时间培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日常职业素养养成意识。在学习和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知识目标】探索和总结我国企业在产品推销上的特点和经验教训,能掌握推销人员的基本礼仪。了解现代推销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涵盖推销概述、推销心理与推销模式、推销人员的职责、素质与能力、如何寻找客户、推销接近、推销洽谈以及顾客异议的处理、如何快速达成成交。

【能力目标】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推销任务,能够制定推销计划并进行团队推销配合。具有独立学习、收集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人际交流、表达能力。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主要掌握推销的基本理论知识,推销人员的基本素质及所需具备的能力;同时需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寻找顾客、接近顾客、推销洽谈、处理顾客异议、成交等过程的方法;并能合理管理推销组织。

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时,结合市场营销相关知识;讲授寻找顾客、接近顾客、推销洽谈、处理顾客异议、成交方法时,需要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客户服务与管理

【素质目标】拥有宽容、忍耐、谦虚的品格,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勇于承担责任。要有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良好心态,要有挫折打击的承受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情绪的自我掌控及调节,培养学生“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了解客户的一般需求,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并正确引导顾客消费,初步掌握电话营销的步骤及方法,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CRM软件的功能和操作;会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以及客户忠诚度管理。

【能力目标】能分析顾客的消费需求,准确地对顾客进行分类;能够独立设计客户服务项目,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设计电话营销营销服务项目,并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对重点客户进行管理;能够应用网络等工具有效开展客户服务和管理。

 

学生主要掌握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关系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生命周期,进行大客户关系的开发管理,能够对客户满意度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以及客户信息的管理方法。

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利用客户服务管理软件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练,对全班同学进行大数据管理,在班级开展满意度调查,并针对满意度情况解决问题。

4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团结互助等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进入市场经济独立生存的本领和本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化管理思想观念,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容、现代企业管理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重点讲述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应对方法。涵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及企业文化等。

【能力目标】通过系统知识学习,会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会分析、解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会区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和基础工作,会分析和解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现代企业管理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重点讲述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趋势、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根本任务,以及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条件下管理发展)。

本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运用讲授与视频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认识到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同时采取进企业观摩教学方式。

5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知识目标】了解人力资源计划,了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内涵。掌握员工招聘、调配及培训的方法;理解考核、激励、劳动报酬的制定原则和方法;了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了解劳动关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

【能力目标】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能针对某个企业分析出该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特点及优缺点,并能简要制定出适合该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

学习人力资源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掌握招聘、绩效、薪资等模块的技巧,学习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插入中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视频教学;针对人力资源六大模块采取演练以及观摩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外出进入招聘会、劳务仲裁等单位进行观摩,提升学生的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6

商务沟通与谈判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形成学生健康开放的心态。锻炼学生组织协调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商务谈判人员的素质;掌握商务沟通的技巧 和方法;了解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商务谈判模式; 掌握商务谈判的程序、各阶段策略;掌握寻找、接   近客户,客户异议处理,成交的方法;了解合同的 签订,合同效力认定,合同的担保和保全,合同的 变更、转让和终止,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承担; 能够进行谈判人员组织、谈判前信息准备、商务谈   判目标的确定、商务谈判方案的制订、模拟谈判、 商务谈判各阶段的策略运用、谈判语言表达。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商务沟通的含义及沟通的基本要素,能运用语言沟通的基本知识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能运用沟通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商务组织内外部沟通。能在掌握商务谈判基本知识、原则、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从事商务谈判活动。

 

让学生掌握商务沟通与谈判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谈判准备工作、开局、搓商、结局等过程,同时根据现时代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理解网络商务谈判。

运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案例分析、情景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谈判技巧以及沟通技巧。

 

3.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7所示。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社会实践

【素质目标】培养对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知识目标】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能力目标】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开展勤工助学,能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增加对社会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

2.劳动锻炼。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3.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1.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

2.深入工农,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

3.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4.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2

顶岗实习

【素质目标】了解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 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 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岗位设置情况;能了解实习单位文化的内涵; 能适应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能明确安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与团队合作进行整车维护作业;能与团队合作进行常见故障维修作业;能与团队合作进行各总成大修作业;能独立进行子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分析和排除作业。能与客户进行专业沟通;能向客户解答常见故障成因及客户疑惑。

本课程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开设,教学内容及要求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2020版》。

1.严格按要求参加顶岗实习,遵守实习企业相应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和安排,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态度谦逊。

2.严格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完成各项顶岗实习任务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能完成本岗位任务以外的工作,有技术改革和创新意识。

3.学习认真刻苦,尊敬指导教师(师傅),团结合作,得到企业好评

4.顶岗实习过程中,保持与家长、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指导教师间的联系,及时汇报顶岗过程中的工作体会与心得

5.按要求完成实习周记,记录详细,内容深刻实习成果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工作量饱满

3

毕业教育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对学生们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

【知识目标】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学生只有“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能力目标】主要通过形势分析、个人困惑、心理调适、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就业理念和岗位适应能力。

1.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2.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3.我的人际交往

4.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

5.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1.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结合小组研讨法和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将毕业教育课程分为以上几个项目,按项目的具体要求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价。

2.学生用座谈和讨论的方式,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炼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教师只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价、升华。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表8)

表8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年级/学期/教学周/课时数

考核
  方式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

1

2

3

4

5

6

学时

20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11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110000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必修课

2

36

26

10


2*18W





考查

1100003

哲学与人生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1100004

职业道德与法律

必修课

2

36

30

6




2*18W



考查

1100005

语文

必修课

11

198

120

78

4*18W

4*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6

数学

必修课

8

144

120

24

2*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7

英语

必修课

8

144

90

54

2*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8

体育与健康

必修课

8

144

44

100

2*18W

2*18W

2*18W

2*18W



考查

1100009

信息技术

必修课

8

144

44

100

3*18W

3*18W


2*18W



考试

1100010

公共艺术

必修课

2

36

16

20

1*18W

1*18W





考查

1100011

历史

必修课

4

72

72

0

2*18W

2*18W





考查

1100014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必修课

3

60

10

50

2W






考查

1100015

安全教育

必修课

1

18

18

0

1*18W

1*18W

1*18W

1*18W

1*18W

*

考查

1100016

劳动教育

必修课

5

90

0

90

1*18W

1*18W

1*18W

1*18W

1*18W


考查

1100017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必修课

1

18

0

18


*






小计

67

1212

662

550








公共基础
  限选课程

12000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修

2

36

18

18

2*18W






考查

1200007

职业素养

选修

2

36

18

18





2*18W


考查

小计

4

72

36

36








公共基础
  任选课程

1300009

化妆形象设计

选修

2

36

18

18





2*18W


考查

1200009

普通话

选修

3

54

18

36


1*18W

2*18W




考试

1300001

书法

选修

1

18


18


1*18W





考查

小计

6

108

36

72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2110101

管理学基础

必修

4

72

50

22

4*18W






考试

2110102

基础会计学

必修

14

252

126

126


4*18W

4*18W

4*18W

2*18W


考试

2110103

办公自动化实务

必修

6

108

58

50


5*18W





考试

小计

24

432

234

198








专业核心课程

2110201

推销实务

必修

14

252

126

126



2*18W

6*18W

6*18W


考试

2110202

客户服务与管理

必修

4

72

50

22




4*18W



考试

2110203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必修

4

72

50

22





4*18W


考试

2110204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必修

4

72

50

22



4*18W




考试

2110205

商务沟通与谈判

必修

4

72

50

22



4*18W




考试

2110206

市场营销基础

必修

14

252

126

126


4*18W


4*18W

6*18W


考试

小计

44

792

452

340








专业拓展课程

2110301

Photoshop图像处理

选修

4

72

36

36



2*18W


2*18W


考试

2110302

社交与礼仪

选修

2

36

18

18





2*18W


考试

2110303

公共事务管理

选修

2

36

18

18

2*18W






考试

小计

8

144

72

72








集中
  实践
  课程/环节

3100401

社会实践

必修课

3

60

0

60



2W




考查

3100402

顶岗实习

必修课

30

540

0

540






28

考查

3100403

跟岗实习

必修课

2

30

0

30





*


考查

3100404

毕业教育

必修课

0.5

10

10

0






*

考查

小计

35.5

640

10

630

28

35

30

32

28



总    计

188.5

3400

1502

1898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学时与学分分配如表9所示。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

门数

学分小计

学时分配

备 注

学时小计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20

77

1392

40.9%

其中选修课程 324 学时,占总学时 10%

专业(技能)课程

16

111.5

2008

59.1%

总学时数为3400,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数为1898,占总学时比例为55.8%。

【说明】:总学时数=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数+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理论教学学时数+实践性教学学时数=线上教学学时数+线下教学学时数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根据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规模,在师资结构上应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进行合理配备学生数。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低于40%,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达不低于35%,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具有合理的梯队结构,具体要求见表10

10  师资队伍结构

队伍结构

比例(%

职称结构

副教授及以上

20%

讲师

45%

助教

35%

学历结构

本科及以上

100%

年龄结构

25-35

20%

36-50

60%

50岁以上

20%

双师型教师


60%

生师比


1:14.5

2.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或较高的职业资格,在专业改革发张中起引领作用,教师业务能力要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具备教学团队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具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专业负责人年龄不超过65岁。

3.专任教师

专任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掌握较好的教学能力;熟悉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保证人数不低于十人,其中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老师不低于6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三人,“双师型”专业教师不少于两人。

专任实训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3年以上相关企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该课程3年以上任课经验,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企业工作经历。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可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不少于2人。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配置,每个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5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条件配置与要求见下表(以200学生数为基准)。

表11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

1

工商事务管理实训室

计算机

1台/生

票据打印机

1台/组

打印、复印、传真、扫描一体机

1台/组

传真机

1台/组

复印机

1台/组

碎纸机

1台/组

装订机

1套/生

办公桌椅

1套/生

接待桌椅

1

电话机

1台/组

便携式数码摄像机

1台/组

2

公共事务处理实训室

台式计算机

1台/生

普通扫描仪

1台/组

打印机

1台/组

传真机

1台/组

复印机

1台/组

数码相机

1台/组

办公桌椅

1套/生

接待桌椅

1

电话机

1台/组

多媒体设备(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投影 仪、幕布、实物展台、功放、音响等)

1

 

3.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是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办学等所必须建设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坚持长期规划建设的原则,选择专业上具有较强指导力量的企事业单位,能够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及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能完成办文、办会、办事等核心技能的训练,能承担学校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优先选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等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根据学生特点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参与的教材选用小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学院图书馆面积200平方米,馆藏图书2余万册,生均图书达11册,生均年进书量达2册,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建立了中国知网、中职教育和超星电子图书等十几个电子资源数据库,满足师生文献查阅需求;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依托信息化教学环境,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碎片化资源”的建设思路,开发建设了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的在线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岗位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各个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工作任务的体验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4.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最大限度贴合。

5.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6.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知识点、技能点、学生情况特征,灵活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列教学法等常用方法,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1.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

学校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订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制;要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发布。

2.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要采取学生评教教师互评、行业企业评价学校和专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把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的评价

    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业考评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吸收企业参与,校内外评价给,专业的相关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过程性评价从情感态度、对应技能方向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从完成项目的质量、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学习的课时、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技能操作与应用。结果性评价内容包括:课业手册、小组汇报总结 、项目实施报告、汇报演讲、项目答辩考核成绩等;实践评价内容包括:技能课程成果、综合实训成果和顶岗实训成果等。各阶段评价要重视对学生遵纪守法、规范操作等职业素质的形成,兼顾对保密、安全意识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1.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①指挥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的指挥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确定学校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制定实现目标的政策性措施,指挥和协调学校关于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②评价与诊断系统。由校长领导、教学管理部门、督导组成员、各教研室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依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教学质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③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适时采集有关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整理分析,并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简报、督导简报、学校通报及网络公告等形式反馈给有关部门。

④教学支撑系统。主要由学校各职能部门构成,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保证教学质量所需的各种条件。

2.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①教学工作例会

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各教学单位、教务部及教学保障部门参加的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及时了解、协调、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的运行。

②干部听课

要落实学校《干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随堂听课4次,了解教学运行情况,与任课教师沟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教学督导工作

要按照学校《督导组工作条例》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组要采取听课、会议、座谈、调查等工作方式,多渠道了解和反馈教学工作信息,保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④“三期”教学检查

要坚持开展“三期”教学检查制度。期初重点检查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学生出勤情况、教学保障情况、教学运行秩序等;期中重点检查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状态;期末主要检查考试工作、教学文件存档等。还要安排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项检查。检查结果通过教学工作例会、教学简报、网络公告等方式将进行反馈。

⑤教学互评

要坚持开展每学期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组织学生从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组织教师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为改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提供重要依据。

⑥学生课堂教学信息员信息采集及分析

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堂教学信息员的作用。定期召开教学信息员会议,收发教学信息反馈表,及时了解教与学的状况,对教学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⑦教学总结

要做好教学总结工作。每学期教学管理部门、各系、各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应针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学校领导每学年要对教研室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⑧毕业生跟踪调查

要注意吸收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对毕业学生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跟踪调查。主要通过座谈或问卷调查,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征求意见;收集校友所在单位对我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九、毕业要求

1.学籍管理要求: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素质要求:达到本方案和依据本方案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及人文素养、科学文化、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要求。

3.学业要求:完成本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且成绩合格;凡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4.学时学分要求:≥3300学时,≥185学分

5.社会实践要求:完成本专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实习,直至合格后方可发放毕业证书。

6.证书要求:鼓励获得1+X证书体系初级职业资格;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二级乙等以上成绩。

7.毕业考查: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普测、专业考查。

8.其他要求:无纪律处分和其他违法行为或已被解除;符合学校制定的其他毕业要求。



上一篇: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顶部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QQ QQ咨询
办事指南 办事指南
在线报名 在线报名
来校路线 来校路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