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面争取建设为现代化高等学校(大学)  2024-04-25  星期四

经世致用 · 开来继往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施工

2.专业代码:640301

二、入学要求

    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全日制3年。凡在3年基本修业年限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或因休学等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允许延期完成学业,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1   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始

岗位

目标岗位

发展岗位

土木建筑大类(64)

土建

施工类

6403)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47)

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2-02-18-03)

施工员

安全员

测量员

技术

负责

项目

经理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施工员证

安全员证

测量员证


 

(二)相关资格证书

证书一览表

序号

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建议等级

1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湖南省职业院校职业能力考试委员会

合格成绩60分以上

2

中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湖南省职业院校职业能力考试委员会

三级及以上

3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三级甲等及以上

4

二级建造师证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级

5

一级建造师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一级

6

 施工员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7

安全员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8

测量员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组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质量和安全交底、分析和处理施工质量缺陷等专业技术能力,面向房屋建筑业的施工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技术等相关工作的首选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Q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Q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Q3: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

Q4:有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意识;

Q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住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务意识;

Q6:具有肯吃苦、能坚守、懂感恩、会沟通的职业精神,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Q7: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Q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Q9:具有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厉行节能的意识,能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自觉执行文明绿色施工的岗位职责。

Q10:具有质量第一意识,以及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能严格遵守行业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

2.知识

K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K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数学、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

K3:能运用常用建筑构造、结构构造和装饰构造知识,依据相关制图标准, 熟练识读多层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饰施工图和标准图集, 能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绘制施工图,会整理、输出绘图文件。

K4:会应用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和质量标准等 知识,履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保管职责。

K5:会应用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机具使用要求,协助执行施工方案,检査管控现场施工操作,协助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能识别常见施工质量缺陷,初步具有预防施工质量通病、执行过程监控和整改技术措施的能力。

K6:能独立操作建筑测量仪器,合作进行高程测定与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标高测设与控制,初步具备建(构)筑物变形观测和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能力。

K7:会协助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施工资料,能参与汇总、整理和归档、移交施工阶段的相关资料,能协助编制建筑工程竣工图。

3.能力

(1)公共通用能力

A1:具有良好的政治明辨是非能力;

A2:具有较好的运动能力与和心理调节能力;

A3:具有较好的自我管理与自我保护能力;

A4: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A5: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软件应用能力;

A6: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与文字表达能力;

A7:具有一定的数学计算与逻辑思维能力;

A8: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2)专业基础能力

A1:能熟练识读土建施工图,能准确领会图纸的技术信息。

A2:能对施工中的结构问题做出基本判断和定性分析,能处理一般的结构构造问题;

A3:能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选择、进场验收、保管与应用, 能进行建筑材料的常规检测;

A4:能应用测量仪器熟练地进行施工测量;

A5:能进行 1-2 个土建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

A6:能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检查与监控;

A7:能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收集、整理、编制、保管和移交工程技术资料。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本专业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组成,其中专业技能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共开设34门课,学生修习3292学时,共计193学分按照“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相通,“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组织”等技术领域相近,“施工员、测量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相关,“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等教学资源共享原则,实现“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 CAD”等 4门专业实训课程共享,构建了12门公共基础课、12 门专业技能课组成的“4+1”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4个课程主体模块和实践教学等 1个职业教育特色模块。并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能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价值体系课程,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体现以岗位(群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

门数

学分

小计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1

公共基础

必修课

16

72

语文、数学、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公共艺术、历史、物理、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2

公共基础

限选课

2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

3

公共基础

任选课

4

8

普通话、信息技术(拓展模块)、艺术(拓展模块)、历史(拓展模块)


专业基础课

4

18

建筑材料、土木工程识图、建筑CAD、建筑工程法规


专业核心课程

5

28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组织

4

专业拓展课

3

 

6

 

建设工程经济、钢结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5

集中实践课程

5

41.5

社会实践、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教育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4所示。

 

4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素质目标】帮助中职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中职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相应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坚定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立场;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初步调查研究能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2.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专业实际设计自己的理论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形式。

2.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有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辩论赛、演讲、时事评论、故事会、小品制作和演出、经典读书会、红色旅游以及资料搜集和展示等等。

3.教学不仅要突出理论特色更要注重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建设社会,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4.除了课堂教学外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勤动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可以鼓励学生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多结合学生实际分配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意识。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高中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1.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

2.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3.挫折心理与情绪调节;

4.学生学习心理;

5.学生人际交往与恋爱心理;

6.学生网络心理与调试。

1.激发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  

2.以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提升职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体验教学,通过课堂当下的问题讨论、知识讲述、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及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促进自我心灵的成长。

3

哲学与人生

【素质目标】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能力目标】提高中职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4.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素质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自觉践行礼仪规范,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3.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4.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6.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7.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8.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9.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10.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1.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1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5

语文

【素质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语文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注重优秀文化的积累和熏陶,拓宽文化视野。

【能力目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现代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3.中华经典典籍导读;

4.中国古典诗文鉴赏;

5.中国近代诗文鉴赏;

6.中国现代诗文鉴赏;

7.语言表达交流;

8.应用写作训练。

1.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2.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内容的思想性,实施课程全过程育人;

3.运用视频、音频、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采取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

4.教学在多媒体教室,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等。

5.通过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6

数学

【素质目标】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习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着力于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能力目标】掌握学习职业技术所需要的数学技能,增进信息意识和计算能力。

1.集合、充要条件;

2.不等式、函数;

3.三角函数;

4.数列;

5.平面向量;

6.平面解析几何等;

7.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8.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9.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1.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

2.采取案例教学、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案例引入教学;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7

英语

【素质目标】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够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1.城市与国家;

2.文化习俗;

3.环境保护 ;

4.名人;

5.气候与天气;

6.假日与节日;

7.疾病与健康;

8.工作与就业;

9.社会交际;

10.科学技术;

11.人际关系;

12.个人信息;

13.名胜古迹等。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8

物理

【素质目标】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品质;能基于证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耐心倾听他人意见;了解物理与科技进步和现代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绿色生活方式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行为表现。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结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用恰当的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能对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正确结论。

【能力目标】能运用科学证据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物理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探究设计的意识,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证据、结果验证、反思改进的能力。

1.运动和力;

2.功和能;

3.热现象及能量守恒;

4.直流电及应用;

5.电与磁及应用;

6.光现象及应用;

7.核能及应用;

8.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9.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及应用。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物理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6.课程考核采用日常学习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9

体育

健康

【素质目标】形成健康的行为 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 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田径;

2.体操;

3.球类;

4.武术;

5.气排球;

6.篮球;

7.羽毛球;

8.乒乓球;

9.体育保健。

1.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发现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主动体育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采用“研究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的方法组织教学。

10

信息技术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计算机基本应用;

2.Word文档制作;

3.Word长文档制作;

4.Excel表格处理;

5.Excel高级图表;

6.数据统计分析;

7.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8.Office联合办公;

9.信息检索;

10.简单图像处理。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实施全方位育人;

2.以任务驱动,情境式案例教学,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作品、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

11

公共艺术

【素质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

【能力目标】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1.音乐鉴赏与实践;

2.美术鉴赏与实践;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

3.遵循身心发展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4.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12

历史

【素质目标】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历史人文素养,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人类文明多元共生,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

【知识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与现象;了解历史时序,了解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

2.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4.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5.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6.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

7.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0.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迈进新世纪。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2.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话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13

职业素养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掌握职业素质包含的内容及基本框架、工作的意义;理解职场价值观要求。掌握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沟通的基本理论、方式、方法及作用。熟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体验、知行、慎独的含义;职业礼仪的重要性、内容;团队构成基本要素、团队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情绪的功能、情商在成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与职业通用能力及试礼仪的方法和技巧。

1.职业价值观

2.职场道德

3.职场礼仪

4.职场沟通

5.职场协作

6.时间管理

7.情绪管理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采用活动体验式、情景式,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成学生学会工作的教育目标。

3.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考核方式进行

14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素质目标】培养爱国、爱校、爱集体意识和热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坚强、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

【知识目标】了解学校及各学校的基本情况、熟悉校园环境,掌握职高学习和职高生活的基本规律;通过入学教育,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能力目标】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服从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和专业学习的认知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的能力。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1.纪律教育;

2.专业教育;

3.礼仪讲座;

4.国防讲座;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

6.国学讲座;

7.法律讲座;

8.心理讲座;

9.安全教育;

10.正步的行进与立定   步伐变换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1.队列、方队的展示练习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入学教育旨在引导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系部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新的学习环境,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学习方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形成与大学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为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军事训练旨在使学生在军事生活环境中经受锻炼,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通过对学生的严格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5

安全教育

【素质目标】中职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积极努力。

【知识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了解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1.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2.出行平安、交通安全;

3.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4.社会实践与求职安全;

5.心理安全;

6.文化安全;

7.高中学生危机事件应对;

8.网络安全;

9.学校稳定。

1.课堂教学可采用教师、同学联合讲课和教师归纳小结;多媒体、视频配合;分组讨论和辩论、学习心得展示等,要利用好每篇中的“案例导入”、“安全知识”等。引导同学们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统一起来,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案例要有代表性能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对学生遇到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自觉性。

16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素质目标】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热爱劳动和生活的观念,体验自身的劳动技术能力、建立质量、效益、合作、安全、环保等现代技术意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知识目标】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

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能调查分析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获得从事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体脑结合,提高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

1.家政领域:烹饪、洗涤,家电的使

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

2.技术基础领域:继续学习劳动技术,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增进创造的愉悦。

3.职业引导学习领域:关注社会职业,学会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接触和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初步认识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1.与自我服务劳动相结合:要求学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

2.与学校服务劳动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大扫除劳动,让学生为美化校园、美化班级出力。如擦窗扫地、布置教室、植树浇花、冲洗厕所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

3.与家庭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做好父母的帮手,培养孝敬父母长辈的美德;

4.与社会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的义务劳动,如帮助军烈属、孤寡老人、清扫公共场所   ,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进行任何一种劳动都是无比光荣的;

5.与团员党员活动相结合:利用团员党员的创造活动、劳动主题会、参观访问等进行劳动教育,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幸福,从而受到教育。

17

劳动教育

【知识目标】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素质目标】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1.宣传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此外,通过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以及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或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的理念。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次,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学习内容的指标体系和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1.以普及劳动科学理论、基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清劳动道理为教育的着力点,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2.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切实体会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课程对接国家建筑行业标准,融入土建大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建筑业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内容,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共有22门课程,学生修习104.5学分。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建筑材料、土木工程识图、建筑制图CAD、建设工程法规等 4门,共计324学时,18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结构等 5门课程,共计504学时,28学分。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有:建设工程经济、钢结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3门课程,共计108学时,6学分。

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社会实践、认知实习、工程实训、毕业教育等5门课程,共计730学时,41.5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5所示。

5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基础课程一览表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1

建筑材料

素质目标:

1、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缜密的思想作风;3、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4、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熟悉各种常用建筑工程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标准;3、掌握各种常用建筑工程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4、掌握常用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认识各种常用的建筑工程材料,认识建筑工程图中所使用的各种建筑工程材料;2、能在实践中合理选择与使用建筑工程材料。

主要内容:

模块一:材料的基本性质;模块二:气硬胶凝材料;模块三:水泥;模块四:普通混凝土;模块五:建筑砂浆;模块六:墙体材料;模块七:建筑钢材;模块八:防水材料;模块九:建筑塑料及黏结剂;模块十:木材;模块十一: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模块十二:建筑装饰材料;模块十三:新型建筑材料;模块十四:建筑材料性能检测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2、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检测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手段。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助理讲师以上职称,专业知识较扎实,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工程经验和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采取“过程性评价考核(20%)+期末考试评价(80%)”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2

建筑制图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3、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4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5、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2、投影的基本原理、建筑形体投影图的作图方法、建筑构件剖面图和断面图的作图方法;3、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形成规律和图示内容、作图要求及识读方法;

能力目标:

1、制图标准的应用能力、制图工具的使用能力;2、建筑形体和建筑构件的基本绘图能力;3、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模块一:制图标准;模块二:制图工具和用品;模块三:几何作图;模块四:投影的基本知识;模块五:形体投影;模块六:轴测投影;模块七:剖面图和断面图;模块八:建筑工程图概述;模块九:建筑施工图识读;

实训模块 :建筑施工图的识图与绘制;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使用多媒体智慧教室,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2、教学方法:(1)启发讨论式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践案例教学法、现场体验式教学法;(2)多媒体+相关教学资料+实物+模型。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助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较丰富的制图绘图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过程考核20%+期末考试40%+实训考试40%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3

建筑CAD

知识目标:

1、学习掌握用基本绘图命令作图的方法和技巧;2、学习掌握基本编辑命令的作图方法和应用条件;3、学习掌握文本标注与尺寸标注的使用方法;4掌握 CAD   的图形绘制与编辑命令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5、了解天正软件绘制施工图的优点,学习掌握天正绘制施工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使用基本绘图命令;2、能根据所绘图样的情况,合理地选择绘图命令快速绘制图样,合理地选择编辑命令快速编辑图样,利用相关命令,为图样添加文字说明和尺寸标注;3、能较快地用CAD 正确绘制施工图;

素质目标:

1、独立工作能力;2、团结协作能力;3、沟通表达能力;4、自我学习能力;5、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主要内容:

模块一:CAD 绘图;模块二:CAD 编辑;模块三:CAD 文本标注及尺寸标注;模块四:用   CAD 绘制建筑施工图;模块五:用天正绘制建筑施工图。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体现技能操作的特点,将   CAD 绘图操作教学内容,具体到详细操作步骤,教学示范性强。

2、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行案例实际操作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对待法,课堂演示与技能操作训练结合,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紧配合,打造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助理讲师以上职称,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各占   50%权重比的形式, 进行考核评价。

4

建设工程法规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3、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工程项目建设程序;2、了解建筑企业资质准入制度;3、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申领条件;4、掌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制度及承担责任的方式;5、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6、掌握合同的类别、格式条款、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法律关系及其构成;7、了解劳动法等相关法规。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2、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使学生具有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主要内容:

模块一:建设工程法律的基础知识;   模块二:建设工程领域五项基本制度;模块三: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在线课程资源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开展课中讨论和课后练习,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考核。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助理讲师以上职称,具备较丰富的法律知识。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采取“过程性评价考核(20%)+期末考试评价(80%)”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2)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6所示。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1

建筑工程测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缜密的思想作风;2、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3、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角度、距离、高差测量原理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原理;3、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知识(控制测量、轴线投测、标高传递)。

能力目标:

1、会使用水准仪;

2、会使用全站仪;

3、能借助常用测量仪器完成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等测量工作。

主要内容:

模块一:水准测量;模块二:角度测量;

模块三:距离测量;模块四: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模块五: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实训模块:水准仪和全站仪的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主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投影清晰;有网络在线资源和实训设备,能进行线上教学。

2、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且是“双师型” 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工程项目实践经历。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过程考核20%+期末考试40%+实训考试40%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2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安全意识。2.培养严谨求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3.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4.培养规范操作的意识,科学工作模式,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以及常用建筑机械的种类和性能;2.掌握钢筋下料、土方量计算、井点降水、施工配合比换算等理论知识

3.熟悉房屋建筑各工种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常见质量、安全问题

4.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操作规范和施工程序各种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具体施工方法以及质量规范要求

5.掌握砖砌体的组砌形式、砌筑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6.掌握主要工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与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标准

能力目标:

1.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机具,安排施工工艺2.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3.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参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4.能熟练掌握各工种的操作工艺及验收流程5.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主要内容:

模块一:土方工程;

模块二:基础工程;

模块三:砌筑工程;

模块四:混凝土工程;

模块五:屋面工程;

块六:装饰装修工程;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相结合,打造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施工现场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分学习过程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期末考试考核三部分,比例分别为30%、30%、40%

 

3

建筑识图与构造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3、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4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5、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2、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形成规律和图示内容、作图要求及识读方法;3、掌握房屋各构造组成及其作用、常用构造做法和构造要求;

能力目标:

制图标准的应用能力、制图工具的使用能力;2、建筑形体和建筑构件的基本绘图能力;3、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模块一:建筑构造概述;模块二:基础与地下室;模块三:墙体构造;模块四:楼地层构造;模块五:门与窗构造;模块六:楼梯与电梯;模块七:屋顶构造;模块八:建筑工程图。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使用多媒体智慧教室,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2、教学方法:(1)启发讨论式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践案例教学法、现场体验式教学法;(2)多媒体+教学平台+相关教学资料+实物+模型。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具有较丰富的制图绘图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过程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考核方式。

4

筑构造

素质目标:

1、应具备“精心操作、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的职业精神;

2、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知识目标:

2、熟悉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能掌握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及钢筋的力学性能;

3、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要求,掌握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4、了解受弯、受扭、受压、受拉类构件的受力性能,掌握工程中常用的基本构造要求、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4、熟练应用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的能力

能力目标:

1、能对施工中的结构问题做出基本判断和定性分析,能处理一般的结构构造问题;

2、能正确选择、使用混凝土和钢筋;

3、能够正确的判断建筑构造类型

4、能识读与绘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主要内容:

模块一:基础与地下室;模块二:墙体;模块三:楼地层及阳台、雨篷;模块四:楼梯与电梯;模块五:门与窗;模块六:屋顶;模块七:饰面装修;模块八:变形缝;模块九: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模块十:建筑节能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体加板书教学,   利用视听媒体及传统的板书方式,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及逻辑推理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案例分析(包括课程思政案例融入);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过程考核20%+期末考试80%的考核方式。

5

建筑施工组织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2、具备“精心操作、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3、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知识目标:

1、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3、掌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和编制方法;

4、掌握建筑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能力目标: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编制建筑工程常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交底,能参与编制常见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能处理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主要内容:

模块一:建筑工程流水施工;

模块二: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技术;

模块三: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模块四: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模块五: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模块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模块七:建筑工程安全、环保、料具管理与文明施工;

模块八:建筑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模块九: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

模块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相结合,打造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过程考核20%+期末考试80%的考核方式。

 

(3)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7所示。

7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1

建设工程经济

素质目标: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民族精神;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

知识目标:

1、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等值计算;2、熟悉投资市场调查、预测方法、程序;3、掌握个别与综合资金成本计算、资金筹措结构的选择;4、熟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

1、具备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成本、财务评价各项指标能力;2、初步具备投资市场调查、预测、资金筹措方案分析能力;3、初步具备投资经济分析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理利用与支配时间、设备、资金的能力。

主要内容:

模块一:认识建筑产品与建筑业;模块二:建设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基础;模块三:建设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模块四:价值工程分析;模块五:建筑设计、施工方案、设备更新方案经济分析与评价。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室, 学生有多功能计算器。

2、教学方法: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和答辩法、展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较为深厚的建筑投资专业知识素养及现场经验,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程,重视过程考核,采取“平时考核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2

素质目标: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2、掌握钢结构的三种连接焊缝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3、掌握钢结构拼装

能力目标:

1、具有对钢结构连接的选择能力;2、具有阅读钢结构施工图的能力;3、具有查阅及使用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

主要内容:

项目一:钢结构认知;项目二:钢结构材料;项目三: 钢结构构件制作与预拼装;项目四:钢结构连接;项目五:钢结构涂装工程;项目六:建筑钢结构安装;   项目七:质量验收与质量保证措施。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课堂应具备多媒体,课程资源库、标准图集等。

2、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案例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线上+线下+现场”教学相结合,打造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应具备双师素质。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方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部分各占 50%。

 

3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素质目标: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课程本身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和信念。

知识目标:

1、能够组织具体招标与投标工作任务,掌握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合同实施中的现场签证、工程变更、施工索赔相关基本知识;

2、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对招投标工作程序、合同实施管理做到有效的执行。

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编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2、能够协助主持进行招标投标工作;3、能够协助解决涉及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的实际问题;4、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办公软件、招投标专业软件应用能力;5、正确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及时跟踪法律及政策变化的能力。

 

主要内容:

模块一: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模块二:建设工程招标实务;模块三:建设工程投标实务;模块四:施工合同订立;模块五:合同法实务;模块六:施工合同实施。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开展课中讨论和课后练习,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考核。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性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较为深厚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

50%+期末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3.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8所示。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社会实践

【素质目标】培养对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知识目标】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能力目标】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开展勤工助学,能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增加对社会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

2.劳动锻炼。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3.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1.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

2.深入工农,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

3.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4.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2

认知实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及企业规章制度,树立工匠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2、培养学生建立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实习观念;3、通过演讲、交流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实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2、熟悉实训中心中的实验实训设备;3、熟悉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4、了解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

能力目标:

能够对专业技术资料、安全管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并进行自主学习;2、能够熟悉房屋的构造,熟悉施工现场,能理解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3、能够根据所看、所听、所学的知识,规范书写认知实习报告的能力。

 

任务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

 

任务二:工匠精神,观看典型工程案例视频;任务三:参观校内实训中心及校园建筑;任务四:参观校外实训企业;

 

1、条件要求:1)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视频、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校内实训中心:具有各类房屋结构类型模型、钢筋模型、建筑材料实验室等教学场所;   3)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正在施工中的工程项目。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1)担任本课程的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土建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施工现场经验;2)担任本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应具土建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较为深厚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 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3

综合实训

 

素质目标:

1、学生通过工种操作实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科学而务实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及敬业爱岗的精神;4、锻炼学生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5、为将来进入这一艰苦的行业做好思想准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的操作要领及质量要求。

能力目标:

1、能看懂建筑施工图,熟悉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的工艺过程;

2、具备建筑施工主要工种操作的基本技能。

 

任务一:墙体砌筑;

任务二:砌体质量检测;

任务三:钢筋质量检测。

 

1、条件要求:1)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视频、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2)校内实训中心:具有墙体砌筑、砌体质量检测、钢筋质量检测等实操教学场所及实操所需的相关建筑材料。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1)担任本课程的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土建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施工现场经验。2)担任本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应具土建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较为深厚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

4、考核要求:

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 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4

 

顶岗

实习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及企业规章制度,树立工匠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

2、培养学生建立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实习观念;业活动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

1、掌握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2、熟悉施工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

3、了解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

4、读懂施工现场各技术方案

能力目标:

1、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够根据所看、所听、所学的知识, 规范书写施工日志及顶岗实习报告的能力。

 

任务一:校内顶岗实习安全教育;

 

任务二:学生进入专业相关岗位进行为期不少于   6 个月的实习。

 

1条件要求:

1)实习跟踪与管理软件:蘑菇钉 APP;

2)   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基地。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现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1)担任本课程的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土建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施工现场经验;2)担任本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应具土建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较为深厚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

4、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 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5

毕业教育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对学生们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

【知识目标】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学生只有“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能力目标】主要通过形势分析、个人困惑、心理调适、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就业理念和岗位适应能力。

1.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2.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3.我的人际交往

4.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

5.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1.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结合小组研讨法和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将毕业教育课程分为以上几个项目,按项目的具体要求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价。

2.学生用座谈和讨论的方式,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炼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教师只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价、升华。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表9)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年级/学期/教学周/课时数

考核
  方式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1

2

3

4

5

6

20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
  必修课程

11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110000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必修课

2

36

26

10


2*18W





考查

1100003

哲学与人生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1100004

职业道德与法律

必修课

2

36

30

6




2*18W



考查

1100005

语文

必修课

11

198

120

78

4*18W

4*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6

数学

必修课

8

144

120

24

2*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7

英语

必修课

8

144

90

54

2*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8

体育与健康

必修课

8

144

44

100

2*18W

2*18W

2*18W

2*18W



考查

1100009

信息技术

必修课

8

144

44

100

3*18W

3*18W


2*18W



考试

1100010

公共艺术

必修课

2

36

16

20

1*18W

1*18W





考查

1100011

历史

必修课

4

72

72

0

2*18W

2*18W





考查

1100012

物理

必修课

5

90

70

20

3*18W

2*18W





考试

1100014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必修课

3

60

10

50

2W






考查

1100015

安全教育

必修课

1

18

18

0

1*18W

1*18W

1*18W

1*18W

1*18W

*

考查

1100016

劳动教育

必修课

5

90

0

90

1*18W

1*18W

1*18W

1*18W

1*18W


考查

1100017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必修课

1

18

0

18


*






小计

72

1302

732

570








公共基础限选课程

12000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修课

2

36

36

0

1*18w


1*18w




考查

1200007

职业素养

选修课

2

36

36

0

1*18w


1*18w




考查

小计

4

72

72

0








公共基础
  任选课程

1300008

普通话

选修课

2

36

0

36


1*18w

1*18w




考查

1200006

信息技术(拓展模块)

选修课

2

36

0

36




1*18w

1*18w


考查

1300003

艺术(拓展模块)

选修课

2

36

0

36



1*18w




考查


历史(拓展模块)

选修课

2

36

36

0



1*18w

1*18w




小计

8

144

36

108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2105101

建筑材料

必修课

6

108

88

20

6*18w






考试

2105102

土木工程识图

必修课

6

108

50

58

6*18w






考试

2105103

建筑CAD

必修课

4

72

22

50


4*18w





考试

2105104

建筑工程法规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小计

18

324

196

128








专业核心课程

2105201

建筑结构

必修课

4

72

72

0




4*18w



考试

2105202

建筑工程测量

必修课

7

126

40

86


2*18w

5*18w




考试

2105203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必修课

6

108

58

50



2*18w

4*18w



考试

2105204

建筑施工组织

必修课

6

108

108

0



6*18w




考试

2105205

建筑构造

必修课

5

90

45

45


5*18w





考试

小计

28

504

323

181








专业拓展课程

2105301

建筑工程经济

选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2105302

钢结构

选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2105303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选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小计

6

108

108

0








集中
  实践
  课程/环节

3100401

社会实践

必修课

3

60

0

60



2W




考查

3100402

顶岗实习

必修课

30

540

0

540






28

考查

3100404

毕业教育

必修课

0.5

10

10

0






*

考查

3100405

认知实习

必修课

2

30

0

30








3100408

综合实训

必修课

6

90

0

90






*

考查

小计

41.5

730

10

720

35

34

30

26




总  计

177.5

3184

1477

1707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10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三年制教学总时数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

门数

学分小计

学时分配

备 注

学时小计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22

84

1518

47.7%

其中选修课程324学时,占总学时10.2%

专业(技能)课程

17

93.5

1666

52.3%

总学时数为3184,实践学时数为1707,占学时比例为53.6%。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基本要求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不高于 11:1,校内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等结构要求见表12

表 11 建筑工程施工施工专业师资队伍结构配备要求一览表

队伍结构

比例(%

职称结构

副教授及以上

20%

讲师

45%

助教

35%

学历结构

本科及以上

90%

专科

10%

年龄结构

25-35

20%

36-50

60%

50岁以上

20%

双师型教师


60%

生师比


111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师德师风高尚,并无重大教学事故;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广泛联系建筑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能够承担土建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实作指导及学生技能竞赛指导等工作;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教师每 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使其具备工程施工执业工作经验及工程管理能力。

(3)专业带头人

校内专业带头人需具备副高及其以上职称,从事建筑行业教学15年以上,能够较好地领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和纲领性文件。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建设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通专业教学,参加过全校性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指导方案的制订、教材编写和实验实训室规划建设;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表12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带头人一览表

专业带头人

所在专业

基本情况

主攻方向

  张玉兰

土木工程

高级讲师、国家一级建造师、湖南省中级工程师、宁乡县评标专家库专家

建筑施工技术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 2-3人,使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学团队比达 1/3 以上。兼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授课比例不低于 30%。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均配备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本专业校内实训室要求有建筑制图实训、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建筑结构图实训、建筑施工组织实训及综合性实验等。参照建筑施工职业场景创设“企业化”教学情景,保持设备、仪器、工具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具有高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与场所,实训室应配备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训,实训设备和场地数量能满足本专业校内实训的正常开展要求。实训室应推行“6S”管理制度,规范现场管理,注重安全管理。校内实训室每年保证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 10%,设备完好率达 95%以上。

      表13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有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基本情况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

工位数量

支撑课程


制图实训室

建筑制图实训、

建筑结构图实训、

顶岗实习教育

 

建筑标准图集、

建筑绘图工具

 

50

 

建筑识图与构造

建筑结构








 

材料实训室

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等

 

硬度计、压力机等

 

25

 

 

建筑材料与检测、

建筑力学


 

测量实训室

测量技能训练、

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等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25

 

建筑工程测量



工种实训场

工种实训、认识实习、

墙体砌筑及质量检测实训、

基础及柱钢筋模型、梁钢筋模型等

25

建筑施工技术、工种实训


 

施工技术实训室

 

课程单项实训

综合实训

计算机 50 台(安装相关软件);建筑质量检测设备及工具各

50 套、标准图集等

 

50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组织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应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2 个;能够开展认识实习、课程单项实习、顶岗实习等相关专业实践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应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 个;能提供认识实习、课程单项实习、顶岗实习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其主要功能应具备:

(1)课程实习。基地应满足适当安排学生 1—24 学时进行参观实习,并进行实践操作,对课程所涉及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实践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时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与气氛。

(2)产学研合作。通过教师与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的深入沟通,了解企业一线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建立起校企互信合作,逐步承担企业的技改、开发等项目,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在课堂上言之有物, 提高教学水平。

(3)企业顶岗。基地应满足学生 6 个月在企业生产一线上岗工作,以此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岗位技能,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正式就业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

专业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的载体是课堂,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赖于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确定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时,教师可以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教学方法,以达成知识、技能、素质等三维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理实一体等混合式教学,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理论类课程建议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教学方法,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

实践类课程建议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强调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学习评价

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总结性考核与发展性考核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选修课程,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时,可补考2次;选修课的考核、成绩评定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未通过时,可补考1次。

    2.课程考试、考核办法:

    ①平时作业及实验报告:约占10%左右,每周至少1次;

    ②出勤成绩:约占5%,缺课1次扣1分,迟到1次扣0.5分,以此类推;

    ③课堂表现:约占5%,老师根据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课堂学习态度、成长与进步赋分。

    ④阶段考核:将课程内容划分为2-3个学习单元,不定期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抽考(可以是笔试、口试、演讲、考察(专题)报告、某项操作技能测试等),题量、测试时间可灵活掌握,约占20%;

    ⑤期末测试:约占60%,主要采用综合性理论笔试与技能操作测试,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期末。

    以上5部分成绩集合就是每名学生所学课程最终成绩。为了保证考试的客观性、公证性,主干课程将全部建立试题库,其中检测实践操作、应用能力题目要达到50%以上。

3.职业能力考试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英语职业能力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4.普通话水平测试

所有学生参加长沙市语委办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获得二级乙等以上证书。

5.毕业实习成绩

学生修完所有专业课程后,必须参加专业实习,其实习表现成绩(由实习指导教师按学生实习表现给分)占实习成绩的50%。

6.毕业考核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考查并合格;

(2)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考查并合格,专业考查针对专业主干课程开展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

(五)质量管理

1.以诊改为手段,在学校、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科学构建“一平台五系统五层级五位一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家长五位一体制定质量目标、完善标准建设、开展过程实施、注重质量监控,持续诊断改进,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开展 PDCA 质量诊断与改进。按照“科学决策规划目标——完善标准、制度——资源建设支持——全面、全程、全员实施——适时监控反馈——持续诊断改进”的工作流程开展多元、多层面、多维度的专业诊断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质量螺旋上升的常态化自我诊改机制。一是学校层面,按照纵向五系统开展考核性诊改。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依托数据平台,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改与报告机制。二是专业层面,按照专业群建设方案开展考核性诊改。推进专业质量报告制度,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基于学校各项数据的状态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改。三是课程层面,按照学生学习效果开展过程监控和考核性诊改。以教学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检测依据,实施课程质量管控。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四是教师层面,按照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改。完善教师发展标准,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开展考核性诊断。五是学生层面,按照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主性诊改。制定学生发展标准,完善制度,优化生活、学习环境,开展自测性诊断。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课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专任教师一学期须听课 15次,每学期应保证有 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一对一指导一年;每年考核一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教师每5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并形成综合考核评价。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出具具体的分析报告,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为下一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4.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教师教学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教师教学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1.学籍管理要求: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素质要求:达到本方案和依据本方案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及人文素养、科学文化、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要求。

3.学业要求:完成本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且成绩合格;凡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4.社会实践要求:完成本专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实习,直至合格后方可发放毕业证书。

5.证书要求:鼓励获得建筑八大员证及1+X证书体系初级职业资格;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二级乙等以上成绩。

6.毕业考查: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普测、专业考查。

7.其他要求:无纪律处分和其他违法行为或已被解除;符合学校制定的其他毕业要求。



上一篇: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顶部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QQ QQ咨询
办事指南 办事指南
在线报名 在线报名
来校路线 来校路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